News

正確認識香港在歷史上的角色及地位,是深入研習很多學科內容的知識基礎,特別是中國歷史科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。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最近曾討論公民與社會發展科,其間有意見重申香港並非「殖民地」。教育局理解媒體及市民對該說法感到疑惑,欲借此向社會大眾交代局方立場及清楚說明 ...
2021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專業目錄(繁體) 2021/22學年內地高等教育展 (網上博覽) 參與院校名單 2021/22學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辦法 最新消息 ...
教師專業操守指引「立德樹人」是教育的根本任務。教師是學生的楷模,其言行、操守和價值觀對學生影響深遠。教育專業和個人修養應相結合,以達至以德育人。 教育局制訂《教師專業操守指引》 (《指引》),旨在清晰說明教師應有的專業操守及行為規範,鼓勵教師自覺遵守,保障學生福祉 ...
通識教育科經修訂後的課程並非嶄新科目,而是參考現行通識教育科課題宗旨與目標進行優化的課程。有質疑指修訂後的科目只偏重國家層面,收窄學生視野,旨在重推國民教育科。教育局現就整體課程規劃考慮、修訂通識教育科課程學習重點,以及課程宗旨與目標來澄清有關的誤解,正確認識修訂 ...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(《十四五規劃綱要》)是國家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和行動綱領。香港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,《十四五規劃綱要》不但勾劃出國家的發展宏圖,更有關於香港的部分,我鼓勵青年人好好裝備自己,關心及融入 ...
香港是多元文化的國際都會,不同文化族裔人士共聚此地。每個人雖有不同的背景、志趣、理想和職業,但都是社會的一份子,既享有公民的權利,亦有應盡的義務。而香港的穩定和繁榮是全港市民的共同福祉,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維護。國家安全是社會安定繁榮的先決條件,《香港國安法》實施一年 ...
學校教育以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為目標,並且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舉。香港中西文化交匯,但我們的價值觀教育仍然是立根於中華文化,以立德樹人作為目標。香港的學校教育一直重視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、良好品格、正面積極態度、端正行為,並鼓勵學生服務和貢獻社會,以回應社會及家長的期望 ...
自二 一九年六月以來,社會動亂為整個社會包括學界帶來極大的衝擊和挑戰。教育局及部分學校收到不少有關教師專業失德的投訴。就此,局方一向有為學校提供處理投訴的指引。鑑於部分教師專業失德個案相當複雜,為了更好地回應學校的實務需要,協助管理層有效及適切地處理投訴,教育局 ...
新的學年,有新的盼望。過去兩年,香港先後經歷社會動亂及新冠疫情,學校好不容易才能回復較為正常的狀態、有條件恢復面授課堂,相信各位同學、學校同工和家長都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上課機會。在新學年,教育局除了繼續支持學校做好各學科的教育工作之外,亦會加強推動價值觀教育及 ...
手機版語言請選擇English简体中文 ...
「莫忘東江水,飲水思故源」,東江水是香港市民的生命之源。過去香港一直面臨雨水收集不足、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。上世紀60年代,更遇上百年一遇的大旱災,嚴重打擊民生及經濟。在這危急關頭,國家於1965年毅然啟動東深供水工程,引東江水經深圳輸港,為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注入強大而 ...